用"眼"买画的时代来临 投资确实有风险
出自: 发表时间:2009/4/30 8:47:10 点击率:4206
据《北京晨报》报道,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,一个炒作出来的“千万军团”,一个让国内有钱人热血沸腾的现象……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来临提前戛然而止,这个巨大的泡沫瞬间破裂:一切变化正如它的到来,让富人无暇深思就蠢蠢欲动一样,同样让富人无暇分析,就已显露原型。所谓的中国“当代艺术”在艺术市场中的破局,并不是当代艺术的错误,而是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大,于是出现了许多盲目的金钱崇拜者,他们无限热爱着用笔头而非脑袋作画的艺术家,最终作茧自缚。真得感谢金融危机,否则“当代艺术”的做局者——境外的投资机构会圈走更多的中国财富。 局已破,一切见底,强撑再无任何意义。希望这一惨痛的教训能够让艺术收藏清净几分,回到收藏的本来——鉴赏、喜好是核心,盈利等附加值是其次,同样希望收藏者,要了解中国的收藏史,更要懂得:要用眼睛决定,而不是用鼻子、用耳朵去购买艺术品。 用笔头指挥脑袋的时代作古 投资当代艺术,已经成为让不少中国的有钱人开始胆寒的举动。随着个人财富的蒸发,相信在一段时间内,许多投资者会小心翼翼地进入艺术市场,或者会带着疑问而来——我是该买自己喜欢的呢?还是买那些在别人嘴里可能迅速升值的艺术品呢? 如果能够使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有此一问,那将是个令人欣慰的结局,我们也就不必讨伐“金融危机”,而是应该感谢。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,才使西方的投资、炒作中国“当代艺术”者迅速改变计划,将手中的一大批待炒作的筹码迅速抛出,使中国的潜在购买者茫然的瞬间才让人顿悟:当代艺术原来是个金融产品啊!过去能卖几千万的作品,现在已经无人问津,从西方的拍卖会到香港的拍卖场,当代艺术流拍现象犹如传染病一样在肆虐,让内地有钱人不敢轻举妄动。 何谓艺术品?应该是凝结着艺术家多年心血、智慧的艺术品。它们的诞生有的属于功到自然成的必然性,也有的则存在着偶然性(如成器很难的瓷器),因此罕见的艺术品就是奢侈品,它是收藏家都想拥有的,但却不是收藏家都能拥有的。 然而对于被称为“当代艺术”的一些艺术品,其难以看懂的内容,严重脱离大众审美情趣的构成因素,夸张的表现手法以及流水线式的复制手法,似乎不是在用头脑在创作,而用“笔头指挥脑袋的方式”(为市场而作,缺乏思想)在创作来形容也许更为合适,对于这类艺术品的出现,居然出现了上千万的身价,而且此起彼伏,怎能不是怪事? 好在,金融危机击退了投资者,也就使这种“金钱接力”的游戏无法继续,这也导致“笔头指挥脑袋”式作品被疯抢的现象暂时成为历史。 用眼睛欣赏艺术的趋势来临 狂热、投资、破局、流拍这些围绕“当代艺术”周围的词汇之所以成为高频词,和艺术界“传销式”推广的说客、媒体的助推和无良或者无知的艺术评论人士的误导有直接关系,但是到了今天“水落石出”时,指责任何人都已经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的藏家要以此为教训,懂得理性,我们的艺术推介机构更要明白,别以赚取零花钱为主要工作,而为大庄家吹冲锋号,毁坏艺术市场。 4月初的美国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》发表一篇题为《中国艺术市场崩溃时》的文章,其中提到——“全球经济衰退波及到了狂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,中国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。一些曾创下拍卖纪录的中国画家的作品,在拍卖会上渐渐变得无人问津。” 该文章还提到,没有多少艺术界人士为这段过热时代结束而哀叹,中国艺术家曾被当成自动取款机,现在艺术家们可能会停止为市场创作,开始为思想而创作了。中国当代画家们希望,艺术市场的崩溃将投机商大浪淘沙,留下真正的艺术品收藏家。同时,随着艺术品国际市场降温,中国艺术家可能会把目光转向当地买家,而中国买家聚集的收藏市场才刚刚起步。 “市场的冷却意味着,人们将用更多的时间来认真地审视中国的艺术,但对于投机者,这不是好事。”该报道中的这句话比较在理,它告诉中国收藏家,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“正经事”,但愿“当代艺术”炒作现象如昙花一现,尽管带来一些伤害,但却让人们认清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,更重要的是,它告诫了一切想进入该市场的人士:投资确实有风险;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,看懂了的,喜欢的,只要有钱就可以买;不要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别人的话,诸如哪些可以买,哪些能升值?这些都不是自己的决定,这种建议要严肃对待,即使你很有钱。
|